買股債混合基金不只看收益 也須重視風險

「收益」型產品仍深受台灣投資人喜愛! 根據晨星最新統計,過去1年間(截至2月底止),台灣核備銷售基金(統計全球資金流向,下同)中,資金流入量最高的2檔基金,都是被歸類為「股債混合」類(Allocation)的「收益型」產品。

第1名是《Smart智富》月刊於今年2月份介紹過的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第2名則是摩根多重收益基金。雖然摩根這檔基金位居第2,但最近3個月內,其資金流入明顯加快,2月份資金流入甚至高達148億2,000萬元,高於第1名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的90億7,000萬元。

檢視摩根這檔基金的月配息狀況可以發現,過去12個月中,各月份平均年化配息率都不太高,大約在4.2%到4.6%間。在這個投資人多半重視配息率勝過總報酬率的台灣市場中,這檔基金為何能獲得投資人青睞?

3月中旬,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泰利博(Talib Sheikh)來台接受《Smart智富》月刊獨家專訪時,道出了這檔基金的特色,「我們並不是在追求『最高』(highest)收益,而是追求『最佳』(ultimo)收益;我們並不會希望創造一個可以有最高配息(distribution)的投資組合,而是一個長期穩定、可持續的投資組合,同時注重風險和收益。」

查閱這檔基金在晨星資料庫中的持股明細會發現,其持有的股、債等檔數達2,100檔。為何如此分散?泰利博回答,主要是可達到包括投資的區域、資產類別和品質的分散效果。

「我們如何思考個別的資產配置?第1,我們希望的風險程度是60%在股票、40%在債券⋯⋯這是我們的起始點。接下來,我們會思考哪些是核心的創造收益的資產?包括高收益債、全球股票、新興市場債、新興市場股票,這些我們視為是核心投資組合。然後也會考慮哪些非核心投資組合的選擇能夠提供有吸引力的風險報酬屬性?再來就是要怎麼把這些資產融入投資組合中,打造不只區域、資產分散,而且在資產品質上,也夠分散的投資組合。」泰利博強調。

也因為不刻意追求最高收益、強調風險分散,這檔基金在同類型中的績效相當穩健。從表1可見,這檔基金的3年平均報酬率達10.01%、夏普值達2.04,兩者都遠高於組別平均;波動度則只有6.59%,遠低於組別平均。

泰利博在摩根工作時間長達16年,本次接受《Smart智富》月刊專訪,是這位經理人首度在台曝光。他所隸屬的摩根全球多元資產團隊(GMAG)旗下掌管高達1,42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兆4,000億元)的資金,而摩根多重收益基金本身規模也高達135億6,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4,200億元)。

這檔基金的投資流程是由泰利博及另一位經理人根據資產價格、景氣循環狀況、風險及各資產間的風險相關度,決定由上而下(topdown)的總經和市場看法,做為資產配置的依據,經理人再根據這個資產配置的看法,將資金委託摩根資產管理旗下各團隊進行由下而上的選股或選債。

做為一檔同時重視風險和收益的基金,泰利博怎麼看目前的市場?又有哪些風險要注意呢?請見以下分析:

談布局》
等待REITs度過初期波動
再伺機增加持股

觀察圖1可發現,在這檔基金目前持有的9種資產類別中,股票、特別股和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是3個持續增加的資產類別。

以股票來說,泰利博強調,「如果我們觀察金融海嘯前中後的收益水準,你可以發現固定收益市場的收益在降低;而雖然股市表現已經很好,但股市收益仍在上升。為什麼?因為全球各地的企業獲利相當不錯,因此把這些獲利回饋給股東,我們會認為股票和股票收益策略提供最好的價值。」而在股票當中,泰利博特別看好歐股,持股比重占投資組合達7.9%(截至2月底止),遠高於新興市場股票的3.9%,主要是著眼歐股的價格合理,且股利率高達5%。

特別股方面,截至2月底止,其占投資組合的比重達8.2%,較去年12月底小幅上升。泰利博主要是看中特別股可以派發比較好的股利率,「特別股在資本結構的位置是介於股票和債券之間。他們付的是股利(dividend)而非票息(coupon)。如果公司決定少付一次股利,不算是違約,但少付一次票息,就算是違約了。因此,我們承擔了比較多一點點的風險,但也因為這比較高的風險,股利也比較高,大約有7.5%。」目前該基金所持有的多半是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發行的特別股,例如富國銀行(Wells Fargo)等。至於標的規模的選擇,當下歐洲正值復甦之際,依過去經驗與實際近期表現來看,歐洲中小型股近幾個月來表現明顯優於大型股,積極投資人可考慮選擇歐洲中小型基金(詳見表2)。(本文作者為無責任投資論壇版主、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

另一方面,REITs也是泰利博看好的標的之一。泰利博強調,REITs在升息初期會受到利率上揚的影響而表現較差,但一旦經濟狀況確定改善,由於商辦等租金提高,REITs的收益就跟著經濟同步上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喜歡REITs。一旦經過了初期的波動,他們其實能表現不錯。」泰利博正在等待REITs升息初期的波動結束,再伺機繼續增加持股,目前持有REITs占資產組合6.9%。

看風險》
美元升息+市場波動大
宜謹慎看待高收債

泰利博受訪時也強調,目前的市場環境,他最擔心的風險有2個:一是流動性風險,二是市場波動度加大。因此他認為目前的環境下,投資人不應過分追求收益極大化,「我們已經進入全球收益產品第5個年頭的牛市,我認為現在還要最大化收益已經太遲了,在景氣循環的這個階段,太晚了!投資人應該要思考風險及收益(的平衡)。」泰利博說。

以流動性風險來說, 泰利博分析, 可以預知的是,聯準會(Fed)今年將會升息。即使升息幅度不大,也會讓美元資產的成本上升、流動性降低。「我們已經7年沒有見到升息了,沒有人真正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可以做最好的分析,但這(指聯準會升息)還是會在市場中製造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如果市場不確定,就一定會有比較大幅度的波動,所以我們擔心流動性風險。」

泰利博擔心的另一個風險,則是市場波動度加大。金融海嘯後,由於歐美監理機關的規定,投資銀行無法再如以往擔任金融產品的中間商角色(亦即有人要大筆賣出債券時,先由投資銀行整筆買下,再擇機賣出賺取價差),只能協助撮合。這麼一來,少了中間商吸收震盪的功能,市場波動就愈來愈大。從圖2可以發現,金融海嘯以來,中間商的資產負債表大幅縮減,就是因為他們不再買入金融商品「暫時」放在自己帳上。

基於對上述2項風險的擔憂,泰利博雖然不看壞高收益債的前景(因為違約率仍維持低檔),但卻謹慎看待,「2014年10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25分鐘內,就從2.25%降到1.85%。我從來沒有看過這種現象,我認為這代表著市場流動性風險的錯價,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對高收益債相對謹慎。雖然我們仍然持有25%的高收益債,但不認為現在是買進時機,我們在期待市場大跌,然後進場撿便宜。」

投資歐洲中小型基金 股匯雙賺!

歐洲央行(ECB)宣布的歐洲版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在3月登場,ECB計畫每月購買600億歐元(約合新台幣2兆1,000億元)各類債券,直到2016年9月底為止,累計購債金額將超過1兆歐元,規模直追美國的QE 3。

隨著資金寬鬆、歐洲經濟持續改善,今年以來歐股表現優異,建議積極型投資人可考慮投資歐洲中小型股基金,而且是選擇歐元計價的類別,才能股、匯雙賺!

此次歐洲QE實在是一波三折,早在去年9月4日ECB就釋出將啟動QE的訊息。但這幾個月來ECB卻不斷調整QE內容,一下子說要買資產抵押債券(Asset-BackedSecurity,ABS)及低信評的歐元區會員國政府公債,一下子又說要買公司債並且各國公債都要買;加上啟動時間一再拖延,搞得投資人都快失去信心了。總算在今年1月22日正式宣布,並開放各會員國自行購債。

匯率走低》
歐元區各國債務負擔減輕

相較於股市的震盪走高,歐元匯率走勢就沒那麼樂觀了。打從ECB釋出準備QE的消息以來,歐元幾乎是一路走低。尤其在1月22日ECB正式宣布實施QE後,歐元兌美元匯率一度被摜壓到1:1.10979,為2003年以來新低價位,甚至遠比2010年歐債危機期間的1.18美元都還要低許多。

當下歐洲的經濟狀況明明比歐債期間好,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歐元區乃至於歐盟今年經濟展望也優於去年(註:IMF預估今年歐元區將成長1.2%,優於去年的0.8%,明年則估計可再成長1.4%),歐元有什麼道理如此慘跌?其中必然有其他原因,最可能的是人為操弄!

許多投資機構還是在QE上做文章,認為因為ECB藉由購債大量釋出資金,致使歐元供給大增,因此歐元要跌,有些機構甚至喊出歐元兌美元跌至1:1的價位。但對應2012年9月美國聯準會宣布實施QE3後,美元指數是一路走升,並未因此大跌呀!再看1月22日ECB宣布實施QE後,歐元確實立刻重挫,但是隔天起,歐元馬上反彈,截至筆者截稿前(截至2015年2月10日),歐元再也沒跌破1.12美元的價位,甚至一度回到1.15美元之上(詳見圖1)。因此,筆者認為,歐元明顯超跌,ECB宣布QE應該就是歐元的最後利空!

先不論歐元未來走勢會如何,因為這段時間以來歐元重挫,去年訪歐旅客的累計過夜(tourismnights)天數已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7億「夜」之多,比2013年成長了1.7%,帶來的經濟效益自然不少。

此外,歐元走跌,無形中也讓歐元區各國債務負擔減輕。以實際數據來看,去年第3季歐元區18國政府負債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率為92.1%,低於第2季的92.7%(詳見表1)。

ECB原本去年第4季要宣布QE,因故延遲到今年,其中原因,可能有2:1.去年Q4油價大跌,有利於歐洲經濟;2.實際經濟數據顯示,歐洲經濟正在改善中,ECB不需急著出手。

那為何1月ECB又決定推出QE呢?因為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持續下滑,甚至出現負成長,應該是關鍵所在。看到CPI負成長,投資人或許擔心歐元區是不是會陷入通縮?筆者認為當下CPI的負成長其實是近來天然氣與油價暴跌所致,是否陷入通縮還有待觀察,投資人不需太過擔心。

歐股領漲》
歐元計價基金表現亮眼

眼下歐元超跌,歐洲經濟又持續改善中,自然不該看淡歐洲投資,事實上今年以來歐股表現相當優異,歐洲龍頭的德國股市更是頻創歷史新高,相信其他國家也都有機會跟上。不過要提醒投資人,投資歐洲最好還是直接以歐元投資來得有利些。去年歐元兌美元雖然貶值超過12%,但歐元計價基金績效卻遠勝美元計價。現在歐元尚處低檔,投資人可逢低分批買進歐元,再用歐元扣款買歐洲基金,未來可望股、匯兩頭賺!晨星亞洲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在香港接受《Smart智富》月刊越洋專訪時就分析,近幾年來,基金公司發的多重收益產品,很多都是靈活型股債配置(股債沒有規定一定比重,視市場狀況而調配比重)。相較於過去股債混合基金,配置相對固定(例如50%股票、50%是債券),這種靈活的方法用對了可以創造更多收益,但難度也更高,操盤的經理人必須對包括股、債、可轉債、ETF甚至是另類投資等,都有相當的了解。

至於歐洲基金的選擇方向,今年以來,除希臘、西班牙及瑞士等少數股市表現較差外,其他歐洲各國漲幅還滿平均的。即便希臘與瑞士表現不佳,但最壞的狀況也都過去了,2月以來股市表現也都不差,因此投資人不需刻意國家配置問題,相信基金經理人的配置即可。

至於標的規模的選擇,當下歐洲正值復甦之際,依過去經驗與實際近期表現來看,歐洲中小型股近幾個月來表現明顯優於大型股,積極投資人可考慮選擇歐洲中小型基金(詳見表2)。(本文作者為無責任投資論壇版主、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

多重收益基金風靡全球   與平衡型基金有何不同?

你知道現在市場上最夯的基金產品是什麼?答案是多重收益基金!

這種同時投資股票、債券,甚至是ETF、可轉債、REITs等產品的基金,在基金研究公司晨星的分類中是屬於「股債混合」(allocation)的資產類別。

而從圖1可以發現,截至2014年10月底為止的前1年間,在8大類的資產類別中,股債混合的資金流入最多,高達新台幣4,974億元,遠高於過去台灣投資人所喜愛的固定收益商品的新台幣801億元淨流出。

多重收益基金屬「股債混合」類別

多重收益基金到底是什麼?名字上有「收益」兩個字,就叫多重收益基金嗎?他們又跟傳統上大家所認識的平衡型基金有什麼不一樣?

可依據股債比重,細分為4個次類型

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妨從晨星的分類上來分析。市場上所謂的「多重收益基金」(multi-asset funds)在晨星的分類中,是屬於「股債混合」(allocation)的大類別。而根據這檔基金股債的比重,還可以再細分為「積極型股債混合」(aggressive allocation,股票占總資產比重不小於65%)、「保守型股債混合」(cautious allocation,股票占總資產比重不大於35%)、「平衡型股債混合」(moderate allocation,股票占總資產比重介於35%∼65%之間)以及「靈活型股債混合」(flexible allocation,股債比重沒有一定限制)等4個主要的次類型。

過去投資人所認知的平衡型基金,很多都落在「平衡型股債混合」的次類別。再舉例來說,摩根投信近年發行相當受歡迎的「摩根多重收益基金」就是屬於「保守型股債混合」的次類別。而德盛安聯投信近年熱銷的「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則是屬於「靈活型股債混合」的類別。

在台販售的基金,主要以美元、歐元和新台幣計價

而除了股債比例外,晨星也還有再根據貨幣不同而區分出次次類別。在台販售的主要有美元、歐元和新台幣等3種。基金公司所發行同一檔基金,但不同貨幣級別的產品,就會被分在不同的次次類別裡。舉例來說,摩根多重收益基金,雖然屬於「保守型股債混合」,但根據貨幣級別不同,就會落在「美元保守型股債混合」(美元計價)或者「歐元保守型股債混合」(歐元計價)的不同次次類別中。
(文◎賀先蕙)

高收債表現趨弱
資金轉向多重收益基金

「這個產品(多重收益基金)去年(2013年)就很受市場注目。今年比較熱絡的原因是原先大家都是以固定收益產品為主。對台灣投資人來說,以高收益債為主的人是比較多⋯⋯。今年(2014年),高收益債表現弱很多,資金就會向外找一些有配息,但是可以參加多一點股票機會(的產品),所以資金今年就比較喜歡多重收益的產品。」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分析。

而多重收益基金不只在台灣紅,在全球也都非常夯,甚至掀起了一波產業的挖角戰和趨勢改變。

根據美國金融集團道富公司(State Street)在2014年6月針對全球300位資產管理公司高階主管所做的調查發現,有67%的受訪主管都認為「多重收益」基金是未來3年最有成長性的產品(相對地,只有7%的主管認為傳統固定收益基金是未來3年最有成長性的產品)。

但是,產品當紅的同時,也為基金公司帶來了新挑戰:74%的受訪高階主管都承認,在提供多重收益解決方案上,已經準備好的經理人並不多!

靈活型股債配置
經理人須了解各類型商品

晨星亞洲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在香港接受《Smart智富》月刊越洋專訪時就分析,近幾年來,基金公司發的多重收益產品,很多都是靈活型股債配置(股債沒有規定一定比重,視市場狀況而調配比重)。相較於過去股債混合基金,配置相對固定(例如50%股票、50%是債券),這種靈活的方法用對了可以創造更多收益,但難度也更高,操盤的經理人必須對包括股、債、可轉債、ETF甚至是另類投資等,都有相當的了解。

產品當紅、操作的困難度卻更高,因此在歐洲已經掀起了一波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的挖角戰爭。2014年7月,高盛就請來了前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也是前摩根全球多重收益部門(GMAG)主管奈爾‧納托(Neill Nuttall)擔任其全球投資組合解決方案部門(GPS)的共同投資長。

而霸菱多元配置團隊主管史多尼(Percival Stanion)也在2014年8月帶著團隊裡另外2名成員,一起加入瑞士第一大資產管理公司百達(Pictet)協助其成立多重資產相關基金。根據《彭博社》(Bloomberg)的報導,史多尼的離開,讓霸菱該檔基金大量失血。

面對傳統固定收益商品報酬率下滑的困境,投資人更應深入透視多重收益基金商品的內涵,才能在下一波的資產管理新趨勢中,贏在關鍵轉折點。

美國將升息   債券投資機會哪裡找?

美國升息在即,債券投資機會哪裡找?2位PIMCO投資長提出一致的看法:2015年歐洲政府債表現會勝過美國,而且不只全球債券市場有機會,貨幣市場也很有機會!同時,聰明的投資人現在應逢低布局抗通膨債券。

今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全球債券型基金的得主是PIMCO全球債券(美國除外)基金。《Smart智富》月刊這次獨家專訪本基金2位經理人,也是後葛洛斯時代PIMCO兩位重量級人物:全球投資長(Global CIO)安德魯.鮑爾斯(Andrew Balls)以及美國核心策略投資長(US CoreStrategies CIO)史考特.馬瑟(Scott A. Mather),他們目前是PIMCO最高決策主管、名列在5位共同投資長中,主導PIMCO高達1兆6,8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3兆元)資金的操作。這2位投資長一致認為,2015年全球債市將呈「分歧」(divergence)狀態,但是,投資人仍可以在分歧中找到獲利的機會。以下為專訪紀要:

歐洲QE+經濟溫和增長
西班牙、義大利債看好

《Smart智富》月刊問(以下簡稱「問」):美國升息機會愈來愈高,今年哪些市場可以提供債券投資人好的獲利機會?

史考特.馬瑟答(以下簡稱「馬」):今年債券市場會相當分歧。因為即使美國貨幣政策將開始正常化(指升息脫離近乎零利率水準),我們預期歐洲跟日本的貨幣政策環境還是會極度寬鬆。在這個環境下,我們認為歐債表現會勝過美債(指政府債)、美元則會持續強勢。

問:這種「分歧」是利多嗎?

馬:這個「分歧」不只發生在全球政策環境上,(經濟)成長率也會有分歧。對投資人來說,這會是個機會,因為每個國家的利率走向都不同。舉例來說,即使美債殖利率升高,投資人還是可以從歐洲穩定、甚至是下跌的殖利率中獲利。

問:2015年來債券投資報酬將從何而來?會來自殖利率本身還是資本利得?

安德魯.鮑爾斯答(以下簡稱「鮑」):雖然我們預期聯準會將會升息,但長天期債券殖利率應該會維持穩定,所以我們不認為在美國市場會發生大幅度的資本損失。即使近來歐洲市場已經有相當的漲幅,可是歐洲央行持續購債,將會壓抑殖利率,也會讓周邊國家的利差有向下的壓力(編按:利差縮減將會讓債券有資本利得空間)。所以我們仍然喜愛受到歐洲央行支持的相關產品。

問:你們操盤的基金約有37%部位投資日本債券,為什麼?

鮑:這檔基金積極地管理各種債券風險,包括利率風險或者存續期(duration)。雖然過去的部位比較低,但我們目前認為日本的存續期(風險)比較有吸引力,主因日本央行的購債計畫,其規模甚至比歐洲央行和美國聯準會所實施的更大。這將持續壓低日本政府公債(殖利率),至少在我們所投資的長天期產品上會是如此(編按:當殖利率走低,債券價格將走高,有資本利得空間)。不過,隨著機會逝去,我們就會將整個部位移往其他更有吸引力的機會上(日本債券之配置已較去年5月來得低,詳見基金檔案)。

墨西哥債具吸引力
抗通膨債券可逢低布局

問:這檔基金也有大約8%投資新興市場債,2015年新興市場展望如何?

鮑:這檔基金會在機會適當時,在不同的債券和貨幣市場尋找價值被低估的商品,包括新興市場。好消息是,新興市場有很多獨立的故事正在發生,有些令人感到鼓舞、有些令人挫折。目前,我們最喜歡的標的之一是墨西哥債,它提供了很有吸引力的殖利率,同時通膨穩定、經濟成長強勁而且成長步伐穩健(編按:墨西哥債券占投資組合4.2%,惟已較去年減少)。

問:美元持續走強,這將如何影響債市投資?

鮑:目前全球的貨幣架構是完全的不協調(uncoordinated)。因此,極端的政策分歧種下未來匯率必須調整的種子。記住,任何一個匯率都是相對的,強勢的美元一定是相對一個弱勢的貨幣。我們持續看多美元、看空歐元和日圓(基金組合放空日圓逐漸縮小,而放空歐元部位則持續擴大)

不過,這個調整過程會是漸進的。舉例來說,當美國聯準會因為經濟復甦而提高現金利率時,目前忍受歐元區負利率的投資人勢必會轉向追逐美國市場更高收益的商品(這將使得美元走強)。

問:馬瑟,你前一陣子曾提到,現在世界的風險比之前高。為什麼?

馬:當全球利率都如此低的時候,很多投資人都會禁不起誘惑而承擔過多風險, 或是犧牲流動性來「追逐收益」(reach foryield)。雖然這個策略在近幾年都相當成功,可是一旦市場波動或者風險加劇時,這個策略就會導致相當負面的結果。

投資人保障自己投資的一個方法是謹慎選擇信用產品(編按:例如高收益債券),盡量避開那些提供高報酬、但是低品質產品的誘惑。投資人同時應該找尋方法來避免可能發生的通膨風險。

因為目前多數投資人都只看到全球的低通膨,使得抗通膨債券最近幾季的表現都比傳統債券來得差。可是,聰明的投資人,目前卻可以用有吸引力的價格買進這類債券,以取得它們對未來通膨帶來的保障。

操作建議》

1.基金特色:主要投資成熟市場政府債

① 這檔基金以投資成熟市場政府債為主,目前占投資組合86%。經理團隊會適時加入小比重的新興市場債和高收益債來增加收益。目前新興市場債占投資組合比重8%、高收益債占1%。

② 基金3年平均標準差4.185%,小於組別平均的5.36%,算是績效相對穩定的債券型商品。但本檔基金沒有月配息級別,只有季配息,若只是需要穩定現金流,但沒有每月的資金需求,仍可考慮本基金。

2.適合族群:要賺穩定現金流的退休族

① 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指出,自1989年至今的26年間,全球債券指數的平均年化報酬可達7%,「長期來看,全球債收益不錯」,這檔基金的5年年化報酬率達6.23%,適合不希望承受波動風險的退休族。

② 債券基金有「定期給付」概念,需要賺進穩定現金流的退休族可將資金集中投資這類商品,以定期配息支應生活支出。

3.交易策略:可趁美債利率拉高時單筆買進

① 以長期投資為目標,可趁美債利率拉高、或是歐洲再傳債信風暴造成利率大漲時,逢低單筆買進。

② 本基金只有美元級別,近來美元持續走高,投資人可在新台幣走強時,先換一筆美元再進場,以節省成本。(文◎賀先蕙)

選股常勝軍看全球成熟市場:2015年美、日機會多

        歐日大印鈔,德、法股市今年以來漲約2成,日股也上漲10%。不過,2015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全球股票獎項得主傑瑞明‧波杰(Jeremy Podger)認為,從選股角度看,美、日股市機會最多,尤其美股將有購併、分拆上市(spin off)等企業改造題材。就產業看,科技股和健康護理類股最看好。

        波杰是富達世界基金操盤人,在歐洲,是一位知名的選股常勝軍!2012年加入富達。在加入富達前, 他曾經操盤天利(Threadneedle)、天達(Investec)的全球股票型基金分別達9年和7年時間。在他管理期間,這2檔基金績效分別比同基金組別的均值每年高出2.5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在前2家公司,他都展現極強的超越同類基金紀錄!」晨星基金分析師丹尼爾‧傅漢(Daniel Vaughan)如此評價波杰。

        懷抱操盤全球股票型基金逾16年經驗,波杰在去年6月接手富達世界基金,先導入自行設計的投資流程,接著進行大換股。根據晨星資料庫統計,截至2014年底為止,這檔基金投資組合的89檔個股,有43檔是在波杰接手後才建立的部位。「我接手管理後,把這檔基金變成一檔主動式管理、分散全球已開發市場的股票型基金,以超越MSCI世界指數為目標!」波杰回憶。

        經過改造後的基金績效立刻出現驚人的變化,這檔基金2013年績效還小幅落後指標指數(MSCI世界指數)0.25個百分點,但是在波杰接手後,過去8個月(2014年7月到2015年2月)這檔基金報酬率大幅超越指標指數24.22個百分點,在同基金組別的績效排名也從2013年的第4名,進步至2014年的第2名(晨星大型均衡型股票分類,新台幣計價)。

        波杰導入的投資流程,主要鎖定3類股票投資:1.有重整、購併和分拆上市機會的轉機股(Change)、2.有超越市場獲利預期機會的價值股(Value)或產業龍頭股、3.在產業內有領導地位、強勁成長和現金流,以及有價格制定能力的特許經營股(Franchise)。運用同樣的選股標準,這位選股常勝軍今年在全球成熟市場股市看到哪些好機會?

以美國市場為主
挖掘企業改造投資機會

        首先是購併題材。2015年開春, 科技產業最受矚目的一件事,莫過於荷蘭半導體商恩智浦與車用電子大廠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的合併,這樁合併案讓恩智浦成為全球最大車用半導體廠和微控制器(MCU)供應商。消息一出,恩智浦股價半個月上漲18.7%,飛思卡爾今年以來更大漲66%,是刺激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的最大功臣之一。

        恩智浦正是波杰核心持股之一。晨星資料庫顯示,波杰在去年6月底、大約66美元開始買進這檔個股,目前是基金第12大持股(截至2014年12月31日)。從去年6月買進至目前,漲幅已達58%。

        展望今年,「購併」仍是波杰看好能夠帶動成熟市場股市上漲的主要動力。「企業改造機會,包括購併、分拆上市、以及企業重整都會加速,因此可以提供更多選股機會⋯⋯目前來說,在各產業和區域都有相關機會,但是,仍然以美國為主。在目前股價上揚、資產負債表相對健康、融資成本仍然便宜的情況下,我預期會持續在全球各地看到類似的投資機會。」波杰如此告訴本刊。

        除了看好購併題材,波杰還重親企業改造帶來的投資機會。在他的投資組合中,美國航空(AmericanAirlines)就是個好例子。這家航空公司的母公司AMR於2011年11月聲請破產保護,當時股價大跌20%。那時恐怕很少投資人會想到,透過破產保護下的重整,這家公司竟能浴火重生,創造有史以來最讓投資人賺錢的破產保護航空股案例。這檔個股一路從最低約4美元漲到今年3月16日收盤的50.22美元,3年多漲幅超過11.5倍。波杰同樣在去年6月開始買進美國航空,股價漲幅迄今約16.8%。

全球企業成長有限
科技、健康護理較突出

        除了看好企業改造所帶來的動能,若從產業分析,這位選股常勝軍看好科技和健康護理類股的獲利成長動能。「在目前企業獲利成長機會有限的情況下,科技和健康護理類股的創新和獲利成長潛力顯得相對突出!」波杰強調。

        波杰對科技和健康護理的持股在去年底仍持續增加中。其中,科技股占比從去年11月底的19.4%,到12月底增至20.5%,大幅超過MSCI世界指數權重的13.48%;健康護理類股的持股比重也比MSCI世界指數權重高出6.79個百分點(詳見圖1)。

        以健康護理類股來說,波杰特別以該檔基金第13大持股的美國學名藥大廠邁蘭藥廠(Mylan,美股代號MYL)為例,這家藥廠於今年2月底剛完成收購亞培藥廠(Abbott Laboratories)的非美國已開發市場學名藥業務。按邁蘭所公布的2014年全年獲利成長49%、營收成長12%,在全球低經濟成長環境下,顯得格外亮眼。

        至於科技類,波杰特別點名美國的思佳訊半導體(SkyworksSolutions,美股代號SWKS)、半導體設備廠科林研發(LAMResearch,美股代號LRCX)和日本的矽晶圓大廠Sumco,「在科技領域,包括像思佳訊半導體、科林研發和Sumco都會是全球晶片製造向上趨勢和穿戴式裝置的主要受惠者。」波杰分析。

安倍經濟學逆轉頹勢
科技、日企獲利將加速成長

        除了看好科技和健康護理產業的獲利成長潛力外,從區域的角度看,波杰最看好美國房市持續復甦及勞動市場改善所帶來的動能,以及安倍經濟學鼓舞的企業成長力。

        波杰持股大幅超越MSCI世界指數比重的股市就是美股和日股,分別占這檔基金持股比重達64.3%和12%(截至2014年12月31日),比MSCI世界指數的權重分別高出6.61和3.65個百分點(詳見圖1)。

        「美國和日本的高曝險部位,其實是由下而上基本面選股的結果。以美國的狀況看,因為整體經濟成長動能強,我們看到房市和就業市場持續改善。在日本,安倍經濟學終於逆轉了長達10年沒有幫助的貨幣升值,讓日本企業在全球舞台上重現競爭力。(日本企業的)獲利成長的速度比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來得快,這會讓公司可以不再只是專注在如何存活,而是可以更多回饋給股東,因此讓日股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市場!」波杰分析。

操作建議》
1.基金特色:新興市場持股極低

① 不同於一般全球股票型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在新興市場,這檔基金95%持股都投資在成熟市場,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美股和日股占投資組合即逾76%,看好美國經濟、打算投資美股的投資人也可選擇這檔基金。

② 本檔基金獲得「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是歐元計價級別。雖然去年也引進美元計價級別,但就績效表現來看,仍然是歐元計價較優。

2.適合族群:正在籌備退休金的準退休族

① 全球股票型基金跟區域型股票基金、產業型股票基金相比,風險和報酬都比較低。以晨星這個基金組別內的76檔基金看,平均波動度(新台幣3年年化標準差)為14.18%,比區域型基金(以亞太為例)和產業型基金(以科技型為例)都低。

② 因為波動度低,曾任私校退輔基金操盤人的逢甲大學財經系教授羅仙法認為,這種基金最適合年紀超過45歲、已經累積一定財富、但仍需靠股票型基金「增值」來完成退休金準備的準退休族。

3.交易策略:美股回檔時買進

① 由於美股占這檔基金投資組合比重逾6成,一旦美國聯準會升息相關消息造成美股回檔,是最佳買進時點。

② 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建議,因目前全球股市波動快速,即使是全球股票型基金,也不建議長抱不動。不論單筆或定期定額,最好以3至5年為目標,一定要適時停利出場。(文◎賀先蕙)

            錢進中國   陸股牛市還會持續嗎?

        陸股創下5年新高,這波行情大漲到底是靠資金行情推升,還是有基本面支撐?接下來行情又會怎麼走?2014年中國基金績效冠軍、貝萊德中國股票投資主管朱悅告訴《Smart智富》月刊:「基本面肯定存在才有牛市,資金只是讓牛市加速!只是今年會有較大波動,上半年H股有機會跑贏A股!」

        朱悅對分析中國宏觀市場策略有超過10年經驗,2010年曾被《機構投資者》雜誌選為大中華區最佳高科技、媒體電信分析師。去年4月起,加入共同操盤貝萊德中國基金,基金績效去年在同組別基金中以14.8%的報酬率摘冠。以下是這位冠軍操盤手接受本刊專訪紀要:

        《Smart智富》月刊問(以下簡稱「問」):陸股這波大漲是單純的資金行情嗎?

        朱悅答(以下簡稱「答」):中國市場從2010年~2014年底,雖然GDP(國內生產毛額)規模增加62%,中國企業EPS(每股盈餘)增加87%,但是MSCI中國指數只漲4%(詳見圖1)。滬深300指數雖然去年下半年大漲,但是,若從2010年迄今,累計也只有-6%的負回報,未能完全抵掉前面幾年熊市的跌幅,而且估值還向下壓低。過去5年股市報酬率如此低,是因為大家認為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在惡化,包括過去為了支持經濟增長,用高槓桿促使房地產價格飆升、以及環境汙染等環保問題。

        因此我認為,A股這波上漲,資金行情及基本面行情兩個因素都存在,因為如果基本面不扎實,無法帶動資金流入,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展現後,股市中長期回報才會真正顯現。但這並不是指經濟成長快就會讓股市好,現在大家希望的反而是經濟增長要穩定!2010年~2012年間經濟增長率曾高於10%,可是那時候股市甚至是負報酬。所以我認為,市場是看到改革開始在解決結構性問題,才開始對股市有興趣。

具低價優勢、受國際資金青睞
H股有機會追上A股

        問:A股牛市能持續嗎?

        答:A股中期仍有牛市空間,因為第1,A股不貴;第2,真正影響指數的公司,如銀行板塊,大家仍明顯低配(意指資金配置比重低);第3,A股很大一部分是散戶,散戶資產配置很不均衡,絕大部分在房地產,小部分是存款及保險,股票僅個位數百分比。但是,成熟國家人民的股市資產配置占比卻達20%~30%,房產則不到一半,所以如果資產配置可以轉一部分到股票市場,肯定有很大機會。

        此外,隨著更多機構積極活躍參與滬港通、或是QFII額度及RQFII額度提高,這些因素都會支持陸股和港股的估值靠近,那麼海外資金也會流入,因為目前全球資金對中國股市仍是低配。

        問:同樣都是中國企業,香港上市的H股現在較A股明顯折價3成,未來有機會追上A股嗎?

        答:A股跟港股(指H股與紅籌股)中期展望都很有機會,我們去年看好A股,因為A股跑輸港股很長一段時間,而且占指數比重比較大的藍籌股,價值都遠低於港股,只要出現結構性改善,A股上漲機會比港股大很多,所以去年下半年我們開始持有很多A股,這觀點後來證明是對的,因此基金報酬有很好的回報。

        但是,我們從去年12月底開始減碼A股,雖然預估A股中期回報仍佳,可是短線已不像去年中那麼有低價優勢,反倒是港股一些板塊的估值比A股便宜很多,因此認為港股有機會。

        港股除了估值比較低之外,還有一個因素是資產配置的調整。A股因為市場資金會從房地產、影子銀行、理財商品轉移到股市,至於港股,則是看國際資金動向。由於今年Fixed Income(固定收益型產品)的報酬在美國升息後將不如往年那麼好,其他發達國家如美國、歐洲等,目前股市估值都不低,新興市場如巴西、俄羅斯等依賴石油及原物料經濟的國家亦表現不佳。

        因此,國際資金應該會有一些流轉到港股,因為港股目前不只估值低,還有大陸改革進展、經濟成長穩定、財政赤字比重極低(2014年僅2%)等優勢。最後,MSCI將增持A股效應,預期也會促使新興市場基金調整、分配更多資金到港股。

        問:A股哪些板塊今年具投資潛力?

        答:今年還是看好銀行及保險股。以銀行來說,因為全球投資者多年來都不看好這個板塊,資金配置比重很低,儘管銀行股去年第4季表現佳,但是有高配置在這個板塊的資金仍少。只要中國經濟沒有衰退,我認為資金往後在配置陸股時,還是會增加銀行板塊持股。

        此外,銀行業的有利條件還包括:①財政改革將進一步控制銀行業風險;②槓桿降低,從快速增加到放緩,如果能變成穩定,市場對銀行業看法將大幅改善;③房地產倒帳風險不會比6個月或9個月前悲觀,某些地區庫存逐漸在消化,2015年也許能看到庫存下降的拐點(轉折點)。因此,只要中國經濟結構性持續改革,銀行股將是最主要的受益者。

        至於保險板塊也有相似因素,更多來自基本面改善,例如保險產品的吸引力提高,以及政策支持。雖然去年下半年估值上調不少,但還不算高,只是跟銀行比起來,保險股被更多人看好,因此市場不一定低配保險,但整個市場肯定都低配銀行,所以我更看好銀行股的漲升潛力。

        其他如工業股,例如跟鐵路改革、煤電、新能源相關產業也是看好板塊,但高估值且面臨競爭的食品飲料股,現在則應低配。

大中華股市震盪向上 重心擺在高配息股
撰文者:許家綸

        中國股市去年以52.9%的漲幅拿下全球第1,同屬大中華地區的台股去年也上漲8.1%。展望2015年,獲得今年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德盛安聯投信和復華投信一致認為,大中華股市的多頭行情今年將會繼續,台股基本面佳,可望震盪向上;流動性充足的中國股市也會續走中長多格局。

        德盛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負責監管的股票型基金規模達新台幣376億元,旗下德盛台灣大壩基金不論短、中、長期績效排名都穩居國內中小股票型基金的前8強。復華投信投資長邱明強掌理的股票型基金規模則約360億元,計算2013年以來的台股基金績效排名,前6名中有5檔是復華旗下基金,中長期操作績效同樣穩定。《Smart智富》月刊特別專訪這兩位冠軍研究團隊的投資長,對今年大中華股市展望進行預測,以下是專訪兩位投資長的摘要整理:

台股》基本面佳span>
受惠油價跌、新台幣貶

        《Smart智富》月刊問(以下簡稱「問」):大中華股市今年還會續強嗎?關鍵變數為何?

        復華投信投資長邱明強答(以下簡稱「邱」):這兩年資金流向強力主導股市多空,但就大環境看,油價下跌使得全球得以繼續維持寬鬆的資金環境,加上美國經濟好轉,有利東北亞出口比重高的國家。因此,我們認為,2015年大中華股市將會溫和震盪向上。

        其中,台股部分,因受惠油價大跌,匯率又相對穩定,加上近2年國內電子公司業績續創新高,這些都讓外資對台股的偏好度提高。同時,台股與美股連動性高,在美國經濟好轉下,台股偏多的方向並未改變。再者,儘管台股指數看似很高,但是台灣上市公司去年獲利約新台幣1兆7,000億元,今年預估可成長至1兆8,000億元∼1兆9,000億元,約有6%∼11%的成長,台股預估本益比因此將降至14倍∼16倍之間,是近5年來較低的位置。

        盛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答(以下簡稱「張」):台灣股市基本面雖好,但跟過去2年已不太一樣!因為我們所研究覆蓋的公司中,預測今年的盈餘成長率將不若2013年及2014年分別有約35%及20%那麼高,今年將只剩8%(詳見圖1)。以去年台股加權報酬指數上漲約11%,其中有4%來自股息、7%來自資本增長的情況看,我們認為,在企業獲利成長速度減緩下,股利報酬將成投資重點。因此今年的投資重心應擺在優質的高配息股上。搭配全球低利率狀態,使得高收益債和高配息股將相對受寵,因此不分國內外,高品質的高配息股應為今年投資主流。

陸股》流動增加
本益比低吸引資金進駐

        問:中國股市今年來利空政策頻傳,漲勢也不若去年第4季,今年還能再漲嗎?

        另外,今年上半年,美元走強的主軸不變。如果未來美國升息,也許有些新興市場匯率反而會跟著反彈。因為你看新興市場匯率指數,過去幾年從來沒有連續2年呈負報酬,通常是1年負報酬、隔年就會大反彈;但是,過去2年是唯一連續2年呈現負報酬。所以新興市場匯率已經跌到2008年以來的相對低點,其實正在醞釀反彈,只是現在受到美國升息的題材壓抑,沒有辦法大反彈。所以我覺得下半年也許新興市場匯率有絕地大反攻的機會。

        邱:陸股近期修正,來自於之前上漲速度太快,但就長線來說,陸股的環境跟過去已截然不同,看法偏向正面樂觀,儘管會有一些金融檢查政策讓股市降溫,但這是要讓股市不會過度失控而泡沫化。

        張:雖然去年下半年陸股上漲58%,看似很高,但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的預期本益比僅約12倍,相較於10年平均約15.5倍∼16倍,或是10年中位數13.5倍左右都還是較低,這表示陸股並不是那麼貴的市場,只是漲多需要休息。由於中國過去理財商品吸走約20兆人民幣(約合新台幣100兆6,400億元)資金,這乃是陸股一直不好的主因,近年因地方融資平台、房地產皆不佳,資金需要再找新的投資管道,中國境內投資工具不多,因此只要一部分進入股市,就會產生很大的效應。此外QFII、RQFII及滬港通加起來的額度高達1兆2,400億元人民幣(約合新台幣6兆2,397億元),加上MSCI納入A股也會增加不少流動性,因此大陸股市今年的漲升動能充足,預期中國政府也會持續降息、降準(指存款準備金率)刺激經濟。

        問:去年台股主流題材為iPhone6手機,今年產業趨勢為何?

        張:今年首先看好的是穿戴式產品!尤其是像Apple watch的組裝、touch(觸控)、sensor(感應器)等,雖然很多人在推穿戴式商機,但至今還沒有成為市場主流,就是在等Apple watch。此外,物聯網、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機器人也都是中長線的趨勢所在。很多股票雖看似昂貴,但仍應從這些熟知的公司中,去找到別人還沒看見的成長點,或是從之前被錯殺的股票、被利空打壓的好公司中,去找尋利空已經解除的投資機會。

        由於2016年將舉辦奧運,今年下半年很多運動廠商會開始打廣告,表示今年相關上下游廠商,不管是做服飾或是鞋子的公司,業績都會不錯。最後,經濟型的健身中心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崛起,雖然設備沒有很多或是特別高級,但消費者每月只要花10美元左右就能運動,因此這類健身中心正逐漸增加,從事健身器材品牌銷售或是代工業者都將有不錯的成長空間。

        邱:美國消費仍然旺盛,電子業消費商機依舊看好,因此半導體仍是首選;再來是手機記憶體容量擴大,DRAM股業績也會好轉;另外,大電視發展6、7年來,目前正進入換機潮,預估面板今年需求仍佳。至於物聯網則以工業電腦公司為優先投資標的。最後是伺服器需求仍會持續增加。

債劵布局通縮國家 鎖定德、法、日公債
採訪、整理:賀先蕙

        2014年的債券市場充滿驚奇!年初專家一致看好「股優於債」,年底結果卻是美國10年期公債指數報酬率達到25.88%,標準普爾500股票指數卻只上漲11.39%;歐洲公債指數報酬率有13.18%,同樣大勝道瓊歐洲股票指數4.35%的報酬率。2015年,公債還能有這麼好的表現嗎?哪些市場最被看好?為解答上述疑惑,《Smar t智富》月刊特別專訪2015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3連霸得主—復華投信債券投資策略長吳易欣,請他為投資人解惑。

        吳易欣所操盤的復華全球債券基金和復華全球短期收益基金,2014年績效打敗國內同業,雙雙拿下同組別國內基金績效冠軍,報酬率分別有7.16%和2.45%。這位債券操盤高手對2015年的市場預測為何?以下是他的口述整理摘要:

看公債》
著眼歐、日資本利得

        今年投資債券還是要選擇有「通縮」的國家(編按:通膨環境對債券不利、輕微通縮較有利),因此仍然以歐洲為主。但是歐洲有變數,就是希臘的事情還沒有明確解決方案,希臘的新領導人會怎麼做?目前還沒確定。因為有這個變數,所以我傾向買核心國—以德、法公債為主。歐洲3月份要實施第1次量化寬鬆,像德國公債都還有殖利率往下的機會(即債券價格上漲)。相對的,我會避免西班牙、義大利這些國家,因為如果希臘狀況惡化,大家會想這些國家會不會跟著退出?

        另外還有一些歐洲國家,不使用歐元、但跟歐洲經濟連動,也會受惠,像瑞典、瑞士和丹麥。丹麥央行在2個禮拜之內連續降息4次,就是不希望丹麥幣太強。因為歐元區利率太低,資金都想流出到其他國家。雖然(這些國家)利率已經很低了,但因為公債利率比央行給銀行的利率高,所以銀行還是會把短天期資金停泊在公債市場,所以這些債券價格還會上漲,即使目前已經是負利率了!

        其實現在歐洲利率很低,你不太可能是因為「息」的觀點去買歐洲。我們復華看債券的觀點是看總報酬(total return),而不是只看收「息」。日本也是從總報酬的觀點去看,大家覺得日本公債利率好像已經很低,但是如果看日本15年以上,利率其實是比那些歐洲國家還來得高(詳見圖1)。以前大家也是用存續期間來看公債的波動度,可是你去看日本公債波動度,日本30年公債的波動度大概是跟美國5年期或7年期一樣水準(編按:一般來說,年期愈長,波動愈大,但日本長年期債券卻跟美國中期債券波動度類似)。

        此外,日本現在還面臨另外一個狀況:本來希望透過貨幣貶值帶來通膨,但是,它的進口物價已經被石油價格下跌抵銷,所以沒辦法產生通膨。所以將來還是得想辦法,要麼就是繼續貶值、要麼就是買進公債,放出更多錢。所以我們覺得日債也還有機會!

看高收益債》
美國有機會勝過歐洲

        除了看好歐洲和日本的公債,我們在前一波(即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直減持(underweight)原油相關商品,今年以來還是如此。但是從2月開始,油價反彈了,很多因為之前油價重跌而受傷的商品跟著開始反彈。我覺得,未來一陣子應該是美國高收益債會優於歐洲高收益債(編按:美國高收益債之能源債成分高,之前受傷較重,反彈空間也大)。從殖利率水準看,美國高收益債大約有將近7%,歐洲高收益債少了2個百分點,所以從「收息」觀點看,美高收會優於歐高收。

        另外,今年上半年,美元走強的主軸不變。如果未來美國升息,也許有些新興市場匯率反而會跟著反彈。因為你看新興市場匯率指數,過去幾年從來沒有連續2年呈負報酬,通常是1年負報酬、隔年就會大反彈;但是,過去2年是唯一連續2年呈現負報酬。所以新興市場匯率已經跌到2008年以來的相對低點,其實正在醞釀反彈,只是現在受到美國升息的題材壓抑,沒有辦法大反彈。所以我覺得下半年也許新興市場匯率有絕地大反攻的機會。

看風險》
俄羅斯最壞情況還沒來

        當然,今年還是有一些「黑天鵝事件」要注意。像希臘、委內瑞拉的政府債券會不會違約?烏克蘭和俄羅斯紛爭如何解決?我們的看法是,俄羅斯的官方利率太高,這是為了防止熱錢流出;但是這麼做銀行體系可能會出問題,我們預估俄羅斯銀行的壞帳率在第2季會開始明顯上升。所以,俄羅斯最壞的情況還沒有過去,必須小心!

2015年「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名單出爐
富蘭克林總得獎數蟬聯冠軍寶座 新興市場基金表現亮眼

發布日期:2015/02/25

        (台北訊)素有基金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 2015年度贏家名單正式出爐!本年度「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共頒發13個組別獎項,「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組別獎項部分亦有21個,得獎機率為0.82%,堪稱是國內資產管理業界競逐最激烈的基金獎項。分析得獎數目,本年度最大贏家由富蘭克林投顧蟬聯,共拿下兩大基金獎合計6個獎項,貝萊德則是抱走3個獎項,施羅德投顧、景順投信及美盛投顧分別獲得晨星兩個獎項,而復華投信更首度同時奪得「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以及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兩項大獎,投研實力獲評審肯定。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主席、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邱顯比表示,挑選基金不能只看績效,還要考慮基金投資組合是否夠分散、基金規模不能太小等問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是從投資人是否能靠得獎基金長期穩定獲利的角度進行評選;拉丁美洲股市因去年表現不佳,相關基金表現也不好,即使是績效第一名的基金,報酬率也僅小贏指標指數(Benchmark)2個百分點,因此評審們決定獎項從缺。

        另外,因應中國股市的影響力逐漸提升,「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從今年起增設「大中華股票」獎項,並同步將原「天然資源」獎項與「環境生態和替代能源」獎項合併成「商品類」獎項。

        在今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所頒出的20個組別獎項裡,頒給去年績效冠軍的基金僅有5個獎項,比例僅1/4,主因在於評審們強調中長期績效皆持續穩定才是好基金。評審之一、政大財管系教授李志宏解釋,很多基金拿下當年度冠軍,可能是剛好壓對寶,但不見得能經得起市場考驗,因此需要拉長到3年、5年以上的時間觀察。結果,5檔去年績效在同組別基金中拿冠軍的基金通過考驗得獎,其餘13檔基金去年績效穩定維持前1/4,但是3年、5年績效皆名列前茅,短中長期績效表現一致。

        至於獲得雙冠王的復華投信,由於該公司長期投入大量研究資源,建立多重經理人制度,採團隊合作,降低單一經理人操作風險,績效穩健為盈,除了在固定收益型基金短中長期表現穩健外,股票型基金績效近3年也有明顯進步;另外,第3度入圍的德盛安聯投信則是因其海外基金產品多元,且積極向海外母公司爭取在台灣投注更多資源,成為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另一個贏家。

        主辦單位《Smart智富月刊》總經理朱紀中說明,綜觀今年得獎基金的表現,金融海嘯過後,投資大環境迥異,能夠得獎一次已相當不易,但有些基金持續繳出耀眼佳績,包括貝萊德美國政府房貸債券基金、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瀚亞M&G日本小型股基金等3檔基金,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連續三年獲獎,表現亮眼穩健。

        特別的是,《Smart智富月刊》獨家專訪今年基金獎最大贏家、新興市場教父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由他所操盤的「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皆入選「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其中「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2014年台幣報酬率達19.4%,大幅勝過MSCI新興市場指數,評論2015年新興市場主軸,墨比爾斯表示重心仍在改革所帶來的機會財,尤其看好南韓和印度的前景。

    「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部分,則有景順歐洲指標增值基金A股歐元與德盛台灣大壩基金連續2年獲獎肯定。連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獲獎紀錄,德盛台灣大壩基金3年共抱回5個獎項,表現同樣受到矚目。

        晨星亞洲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分析,近兩年金融市場回歸正常化,讓個別市場因素開始決定基金是否勝出。例如今年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亞洲不包括日本股票基金,分別由「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獲獎,小型股基金勝出的主因就是大型股基金的能源類權重過大,受到油價大跌衝擊表現不佳,反而是以內需市場為主的小型股出頭天。

        「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頒獎典禮,將於3月12日(星期四)下午一點半假台北六福皇宮大飯店舉行。晨星亞洲基金研究部總監陳永熙將就2014年的全球資金流向剖析,以及投資趨勢相關議題發表演講。

!-- Start Alexa Certify Javascript -->